2021年3月31日 星期三

《進擊的巨人》劇評(十三):阿爾敏

(以下透露劇情)

阿爾敏(Armin Arlert)

阿爾敏和艾連是對比的。這個對比並非一開始就清晰,而是一點一滴地鋪陳後,在最後篇章的現在,形成無法調和的極端。因為有之前故事打下的基礎,如今,兩人對「自由」的不同選擇具有強大的故事張力。

在前三季時,艾連對自由的想像,其中一部分是阿爾敏帶給他的,也就是前面說到的純粹的自由,人天生是自由的。對比艾連,阿爾敏自始至終追求的自由都是純粹的:一個沒有巨人的世界,可以探索牆外世界的自由。阿爾敏的這份純粹,有意無意之間,都讓艾連的心回歸單純,不只是被復仇所驅使。

經典的瑪利亞之牆奪還戰是故事重大分水嶺。戰後,牆外的真相揭曉,艾連並透過希斯特麗亞窺見未來的記憶,而逐步走向滅世計畫之路。他追求的自由,便逐漸剝除阿爾敏那份純粹性,而最後只剩下憎恨與悲傷所驅使,追求「免除被滅亡之恐懼的自由」。

而阿爾敏則有另一個命題必須面對:

「應該拯救艾爾文,而不是他」

有別於艾連選擇往下墮落,使自己必須為惡,阿爾敏則必須超越,捍衛人性的價值。

里維兵長選擇拯救阿爾敏之後,阿爾敏便可以說不再是自由的,他已經沒有選擇命運的權力,他曾經選擇犧牲自己的性命,也的確是幾乎犧牲了,擊敗了貝爾托特。但他終究是被救活了,他的命運已經不再屬於他自己,而是屬於他人的。等待著他的選擇只有兩種:逃避自己的生存意義,或者接受自己的使命。

阿爾敏自己也認為,當時應該救艾爾文,而不是他。但是,他當時是沒有意識,是沒有選擇能力的,而且,就算阿爾敏的意識能夠以甚麼特殊形式在場參與決策,難道他又能不負責任的要艾連、米卡莎放棄他嗎?阿爾敏是艾連跟米卡莎從小到大的好朋友,難道阿爾敏就可以自私的拋棄兩人而死嗎?他無法決定自己的生命。跟我們每個人的降生一樣,沒有人問過我們的意願,我們就這麼誕生在這個世界。接著便要面臨世界的種種磨難,除非自殺,否則我們別無選擇,等待著我們的,只有接受與逃避。

擊敗貝爾托特後,面對兵長的選擇,艾連的哀求,現在看來,每句話都是強烈訊號:

「我們說過…總有一天要去看,位於城牆另一邊的大海…只是,那個兒時的夢想,我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滿腦子只想著替母親報仇,殺死巨人,還是仇恨某些事物。」

「可是,這傢伙不一樣……阿爾敏不是只投入戰鬥,他還懷抱著夢想!!!」

「能夠拯救世界的,不是我!也不是艾爾文!而是阿爾敏!!!」

里維對阿爾敏說:

「別讓任何人感到後悔,包括我,還有他們(艾連、米卡莎),以及其他人,也不要讓自己,覺得後悔,那就是你的使命」

如今,阿爾敏的使命便是要阻止地鳴。阿爾敏必須捍衛人性的良善,捍衛自己的信念,化解人類冤冤相報不是只有地鳴而以,雖然困難,但不能放棄溝通之路。他必須阻止艾連以自由之名的暴行。這是阿爾敏復活的命運,問題不是「應該被復活的是艾爾文」,而是「既然阿爾敏已經被復活了,他要如何完成自己的使命」。這是他必須完成的悲劇的超越。

奪回瑪莉亞之牆後,阿爾敏一再自我質疑,但是如今故事最後(目前在136話),他將要正面回應這個命題。雖然故事第一主角是艾連,但是我認為,阿爾敏是《進擊的巨人》的精神核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