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3日 星期五

《能源大騙局》讀後感


《能源大騙局:綠能神話引燃的世紀豪賭》 Stephen Moore,Kathleen Hartnett White,陳珮榆譯


這本書我會建議直接翻閱到後半,從第八章<脫韁的綠能大夢終將債遺子孫>開始看,看到最後,再從頭開始看起。因為後半段還不錯,前半段比較不好看。

一、
些年,以酒精作為生質能源的項目曾熱極一時。結果一經檢視,打著減碳大旗的這堆專案,實際反而造成更多的碳排放量。因為它忽略了種植玉米、運送、提煉等等生產過程中要付出的碳成本。

這個例子在書中也有提到。從第八章開始,這本書用許多案例,包括德國、英國綠能產業的問題,批判了綠能產業不但不綠能,反而造成了更多的碳浪費。而政府對特定產業的保護,歷史上無數例證,這只會讓企業成為扶不起的阿斗。綠能產業也步上後塵,納稅人的錢就這樣被浪擲在失敗的產業之中。

環保、綠能、減碳……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結果卻是不好的,這是對的嗎?這是倫理學問題。然而,既然作為政策,只能用結果來檢驗。如果已經違反了初衷,甚至造成了損害,我們便要像這本書作者一樣,敢於喊不。

而環保今天的問題是它變成一個宗教,一個教條,誰反對誰就該被架上火刑台燒死。在這種氣氛之下,出台一個又一個的不能被質疑的政策,結果卻對地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我很認同書中引用的這段:「許多文化史學家認為,『環保主義』是馬克思與社會主義思維失敗後的意識形態繼承者……全球暖化理論就如同馬克思主義,是一種政治行動理論,有其堅守的教條。」

二、
書的前半段的問題就在於,為了反駁這樣的環保主義,就要用另一個武斷的意識形態嗎?書花了很大的篇幅闡述石化產業實際上給人類帶來的福祉,以及技術的發展讓過去環保人士擔憂的末日沒有發生,這些內容我是認同的。但是不是就可以一路延展,將環保最當初的精神也消滅呢?如果作者要反對的是環保主義的「宗教化」,那是不是自己也犯了相同的毛病,將自己採取的觀點也無限提高呢?

人類享受了石化燃料帶來的果實,那不代表我們就該無節制的繼續耗費下去。書不斷的闡述這些果實多麼美好,而且我們的技術將會不斷提升,所以我們可以繼續這樣下去?我認為,今天你吃到果實,不代表你有權力繼續無節制的耗費資源,因為你「相信」人類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讓果實無限產出到永遠。


書的前半段一直重複地說石化產業、工業革命……造就的甜美果實,而且因為技術的進展,造成的污染一直再降低。這類的東西,看到都煩了,基本上有常識的人都不會反對這些。而且像是政客在演講一樣,不斷的呼籲強調,像呼口號一樣,只是重複的喊一樣的論點,但論據零散,隨手拈來,不夠嚴謹。有的地方,似乎是話說的順,口號喊的激動,產生了荒謬的錯誤,到了看了要摔書的地步。

「碳怎麼可能既是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又是所有已知生命的基礎呢?」
 
看到這邊都覺得在胡言亂語了。這一段本來是在闡述一昧的反「碳」是錯的,花了很多篇幅在講關於「碳」。但根本原因是「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暖化,而二氧化碳的增加其中主因是燃燒石化燃料而來,而燃燒石化燃料,則是工業化、現代化的動力。」但是作者抓著「碳」,開始無限制的亂七八糟的延伸闡述「碳不是壞的」這件事情。真是牛頭不對馬嘴。

三、
樂觀不能說是錯,但這也近似一種無從驗證的信念。

「過去一百年來能源價格並未上漲反而穩步地降低,這就是能源不會消耗殆盡的證據。」

「末日恐慌派不了解最重要的資源是能源,而且終極能源就是人類,如果能自由的創新,透過創新而繁榮,就會有無窮的創造力」

如果要這樣相信也不是不行,但跟環保主義者的信念,有孰對孰錯之分嗎?

而從過往歷史來看,十八、十九世紀人定勝天的進步觀已經走過一輪,最終到十九世紀末,這個人定勝天的觀念已經踩了煞車。在物質生活被滿足之後,我們的心靈真正需要的是甚麼?哲學無法解決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我們發展出可以毀滅自己的武器,而且有全數同歸於盡的傾向。人類的未來真的是美好的嗎?我同意作者反對這種被宗教化的環保主義。但似乎卻擺向另個極端,過份的樂觀在我看來容易變成輕率。

「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內一小部分的石油與天然氣開發區域,近十多年來都禁止開採。然而石油與天然開採區域僅占偌大十九萬英畝保護區中的0.01%

作者認為我們人類可以取得環境與發展的平衡,這份對人性的樂觀,我想縱觀人類歷史,很難說服人。而會認為「只有0.01%而已,所以開採也沒關係」的人,通常就是你給他五毛他會繼續跟你討一塊錢的人。書很多這種不負責任的天真論調。
 
這本書跟我之前看的《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很像。書中都有值得參考的觀點,也提出不少不錯的論據。但卻過分輕率的延展概念,武斷隨便的論斷,可能原本這些是類似演講的材料吧,但作為書本的話,這些輕率隨便的文字讓讀者很容易找到自相矛盾的地方。

其實今天的時代,沒有一個意識形態是沒有漏洞的,當我們談論對錯好壞時,最好將範圍盡可能界定在有把握的範圍內,否則一旦內容不嚴謹,字裡行間的輕浮感就讓人難以忍受了。也許也是我期待錯誤,這本書跟他所反對的對象一樣,都是在拉攏自己的信徒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