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布拉格 3

布拉格城堡俯瞰


2012/10/12
昨天保暖做的不夠,其實冷的有些痛苦,一直想早點回旅社,而無法專心遊覽。今天我全副武裝都帶上,終於可以讓心情好好的專注在這個城市。但是今天的天氣比昨天要壞,氣溫也低,天空灰灰的。

出門前,臨時起意跟前台問了附近好的換匯點,想不到巷子拐個彎出去的Golden Exchange卻是最佳地點,一歐元兌24.5,而且服務員擺明不走誆騙路線,主動按計算機給你看。我們怎麼會忘記Hostel前台這自助行的最好資訊來源呢?除了我們還有不少人在等著換錢,看來都是有先做好功課的。

第二次上街已經記得了路,沿著Na Porici街走便看到了火藥塔,火藥塔旁的建築物,看了手邊的書,這裡是市民會館,意即每年「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的舉辦地。原來就是這裡……1990年,睽違捷克祖國42年的Rafael Kubelik回到這裡,在當年度的布拉格之春音樂節,就在這裡,史麥塔那音樂廳,指揮史麥塔納《我的祖國》……有誰會比他更適合在這個時間點,這個地方,指揮《我的祖國》呢?

聽過《我的祖國》的人很少有不被感動的,若是捷克人,則必定會發自內心產生對自己國族的驕傲與自信。90年代的捷克熱烘烘的,就像同時代的台灣一樣,什麼都在重生,什麼都有可能,新的國家是每個國民所創造的,未來也掌握在每個人手中,在這樣的歷史氛圍之下,當年痛恨納粹以及爾後的共產極權而流亡海外的Kubelik回到他的祖國,帶領相隔42年的子弟兵捷克愛樂,演出這場布拉格之春,而這場音樂會演奏的《我的祖國》便成為歷史上的永恆經典名盤,他那份重回祖國的感動,對新興民主捷克的樂觀期許,都忠實的藉由音樂傳達了出來。席間聽眾包括了天鵝絨革命後上台的詩人總統哈維爾,台上台下都洋溢著一股新興國家朝氣蓬勃的氣氛,猶如嚴冬後的春天,正要大力吸收陽光養分,開花結果。

繼續走過舊城廣場,進去廣場旁的提恩教堂(Tynsky Church)看了看,然後往北走到猶太區,沿著巴黎大街(Parizska)到了伏爾塔瓦河畔。魯道夫音樂廳旁有人在發音樂會傳單,拿了看了看,是韋瓦第以及德佛札克的曲子。過了橋到對岸,路過華倫史坦宮殿(Valdstejnska zahrada),進去兜了兜,便到了小區廣場。廣場旁是著名的聖尼古拉教堂。然後爬上城堡區,往下俯瞰布拉格,但是天氣不好,景色不佳。我買了套票進去聖維塔大教堂(St. Vitus’s Cath)看看,售票員臉色真差,剪票員也漫不經心。出來外面已經開始下雨了,到黃金小巷、舊皇宮、聖喬治教堂都看看,隨意瀏覽,也差不多了。


傍晚下城堡,又走一次查理大橋。天空飄雨,加上這麼冷的天氣,遊客比昨天少了許多,感覺有些悽涼。古城的路面濕濕的,模模糊糊的反射出街燈的亮光,街燈則在雨中暈成一團。廣場邊的咖啡座都沒有人坐著,廣場上的胡斯雕像下也沒剩多少人在拍照。

我們走回Na Porici街,進到一家昨天看見過的餐廳,想吃吃捷克傳統食物。我們點了Beef goulash以及roasted duck,坦白講不怎麼合胃口。Beef goulash的牛肉以及醬汁還可以,但是搭配的Bread dumpling並不是很合胃口,基本上像是土司塊,可以沾醬配著吃。不過我覺得改用米飯會比較搭。Roast duck的烹調還可以,但是調味並不豐富,可能是習慣吃港式烤鴨了吧,偏好把調味醃進去深一些。配菜則是很奇怪的鹹菜(?),以及也是切塊的……糕(?)。這兩道菜我們都沒辦法吃完,還是點了看起來不錯吃的窯烤披薩填飽了肚子。這一頓也讓我們內心有了定論:接下來不必要刻意去吃捷克傳統食物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