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3日 星期四

《被遺忘的盟友》讀後感


《被遺忘的盟友-揭開你所不知道的八年抗戰》Rana Mitter 芮納‧米德,林添貴譯
 
其實很久以前看完這本書後就沒甚麼印象了,只記得幾個綱要,看完《中國驚雷》,想複習滇緬戰役始末,於是把這本書從架上拿下來重新看了一次。我直接從第十三章開始看,看完後再從頭把整本書看了一遍。這次看完就記得了較多細節,也比較有抓住整本書的要旨以及觀點。想想之前看完也不算沒收穫,因為至少在我記憶裡留下索引,可以從其他本書再連結過來重新閱讀。
 
中文書名《被遺忘的盟友》暗示了這本書的主旨,書的內容是要傳達對一種觀點的反抗:中國抗日戰爭之於二戰是不重要的。甚至蔣介石以及他的政府是盟軍負責扯後腿的、拖油瓶的。
 
平心而論,在有限的時間以及資源之下,待辦事務必然有其優先順序。對盟軍而言,中國事務在盟軍的待處理清單被放在下方是有其考量,但要說拿掉中國也不會影響結局,或者將中國的影響降低到對戰局無足輕重,這樣的觀點也不能說服人。一言以庇之,盟軍需要中國拖住日本五十萬大軍。
 
關於歷史,我相信當一個人吸收了足夠大量的資訊之後,他會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對於一個問題,不存在單一且絕對正確的答案。我們事後探討一個事件的成因時總會發現許許多多的線索。但這些線索放在當下,卻不見得會那麼重要,關鍵總是在事件過後才能顯現其重要性,「事後諸葛」這個詞要嘲諷的,就是那種以為當下自己就能洞見事件的本質以及在千縷萬絲的訊息洪流中撿出幾個真正要優先分析的資訊的人。
 
原子彈這個導致日本投降的「原因」,只有在真的丟到日本之後,並且其強大威力逼使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才能確立。在那之前,沒人能斷言不需要蔣介石在中國戰場拖住日軍。中國的影響是否微不足道,這個問題的保險答案是:日本不投降,沒人敢說是。(蔣介石的確也抓住了這一點為自己爭取到不少籌碼),日本投降之後直到現在,這個答案不管是或非,都要加上一個「事後來看」為註解。
 
回顧歷史中的風雲人物,會發現多半他們就是比常人多了幾分特質。蔣介石能夠打贏日本,他的固執、堅持、忍耐的特質要記上一功。汪精衛是另一個對照,「事後諸葛」的我們現在可說他過份樂觀,輕信日本,沒能看清日本侵華戰爭的本質,與他接觸的日本人也不是能影響日本政策的核心人物。但沒人能預先斷定南京政府只會是傀儡政權。
 
要從重慶出逃之際,周佛海批評汪精衛猶豫不決,要到了最後才知道錯判局勢所託非人,而回頭和戴笠暗通款曲。但是綜觀周佛海的過去,讓人覺得他只是牆頭草性格罷了,並非他真知灼地的相信南京政府可以有所作為。
 
但當下的情勢也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誰知道日本的主和派會不會突然抬頭呢?這本書我覺得很好的就是,他主要聚焦的點是局勢的發展,以及這場局裡每個主要派別以及主事者扮演的角色,打的牌路,以及他的牌理。
 
作者的看法是,蔣介石以及國民黨固然很糟,但不能將責任百分之百的由他所攬上,盟國的算計以及這場局中的每個重大角色都有責任(史迪威、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將責任由蔣介石攬下這樣的看法要從冷戰的脈絡來看才能理解:「中國為甚麼赤化了?」在《中國驚雷》裡,白修德對史迪威評價很高,但在這本書裡描述緬甸戰役時我不禁也想問,「丟下部隊進野人山送死,而自己逃到印度的指揮官,這種指揮官行嗎?」哪怕杜聿民將軍不是他的人而不服他的命令,但指揮官要有他的肩膀,有他的責任要扛,丟下子弟兵自己跑走這種事情實在難以接受。在書中我們將一再看到作者毫不掩飾的表示史迪威的人格特質讓中美關係惡化到難以彌補。
 
大局來看,作者雖然將戰勝日本之功歸蔣介石較多,但在小處,作者也向讀者展露蔣介石的人格缺陷所在,但我認為作者對蔣還是比較寬容的,蔣介石自家國民黨的種種腐敗問題著墨的不多,批判的力道不重。
 
簡言之,這是一本很好的書,這本書要給我們一個鳥瞰式的了解,到底這八年的內容是怎樣?主體是描述中國對日本的抗戰,但作者會將戰爭放在國際關係的脈絡之下,讓我們能夠看到牽涉中國這場抗日戰爭的國家如美、英、俄、印度、日本在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下如何動作,而這些又會跟國民黨、共產黨、以及汪精衛政府的息息相關。我覺得這樣的從大局的視角是很適合台灣人切入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