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2日 星期日

《中國驚雷》讀後感



《中國驚雷:國民政府二戰時期的災難紀實》Theodore H. White白修德 & Annalee Jacoby賈安娜,林奕慈編譯。

《中國驚雷》這本經典寫作於1944年,內容是作者在1938年到1944年於中國實地訪查所見所聞,其中包括他躲過審查向外界揭露的河南大飢荒一事,這一報導一出引起震動。可以想見作者以及他的報導被封鎖的命運。國民政府當時厲行新聞管制,不可能讓這類對國民黨的負面報導流出、美國亦不願意自己搖搖欲墜的盟友在此時有倒台的可能。

在這本書中,作者對國民黨、蔣介石的觀點是負面的,我們可以透過他的文字了解當時國民黨的腐敗面。他對共產黨是正面的,不過之後的歷史證明,他的看法過於天真樂觀。其實就算是抗戰時期的延安,也是被過度渲染成烏托邦似的地方。也許是因為國民黨太腐敗,人們就會將對國民黨的失望轉移成對共產黨的期望,而沒能看清兩黨的本質。

這本書如此經典,但在台灣卻很陌生。這本書是根據1949年上海群益出版社,沛瑞納譯本重新編譯而來。意思是在這中間沒有其他中譯本在台灣流通?假設如此,箇中原因想來也是非常簡單。只要看過這本書就知道,他的「政治不正確」,必然將他在戰後打入冷宮。而現在,他的這本書代表了另一個版本的歷史。我們認識歷史必須小心,我們正在看的永遠只是其中一個版本,《中國驚雷》這本書這個版本,可讓我們補足一些另一面的真實。

這本書並不是按照時間來講述歷史,而是由一個個主題組成,主題較偏重實際,比方說,重慶當時是怎樣?第一章〈重慶,與時際會的城市〉,作者用流暢的文筆,說地理、近代的歷史、街道的樣貌、戰時的狀況、天氣、人民的心理,讀起來不是那種生硬、難咀嚼、力圖中立的文章,而是帶有情感的、激動的、感性的、有畫面感的。雖然說這樣的寫作方式若是作為報導會不大適宜,但過了幾十年,當我們已對那時的歷史心裡有數,這些文章的紀實功能已經褪去,這些情感性的文字,反而成了另一種紀實,他紀實的是作者「當時」所感受到、所看到的重慶,而這種得紀實是讓作者更留下深刻印象的。

我很喜歡第一章的結尾:

「重慶最高的山的頂上有一塊草地,能眺望嘉陵江壯觀的山谷。站在山頂上可以看見河道的迂迴曲折,以及夜間盤繞重慶諸山的螺旋型燈光。勝利後的幾天,滿月照耀著大地。如果你在月光明亮的夜晚爬上山頂,你會看到一幅悲哀卻動人的場面。山頂上到處散布著三兩成群的人,靜靜地坐著。他們一聲不響,俯視著月光下的山坳以及銀色的河流,他們是來向戰爭,向重慶,像這個風雲際會的時期告別的。」

像一齣戲劇的開場或是結尾,一個引起人繼續往下看的懸念,或者是一個略帶感傷氣息的結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