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反智傳統》Richard Hofstadter,陳思賢譯
這一本由八旗文化出版的中文翻譯書實際上是1964年的老書。然而五十年前的老書今天來看一點都不過時。
我們瞭解一個國家的歷史通常所習慣的方式是從政治面去切入。這是我們歷史課本上最常採用的一個切入點。我覺得這本書,你從「反智的傳統」這個主題出發的話可以提供你一個不同的角度讓你更有現實感的去了解美國。尤其這個主題今天在台灣是一點也不陌生。在這本書之中有非常多似曾相識的感覺。
美國有他形成的背景,脈絡跟台灣不會完全一樣,我覺得這本書可以做一個借鏡,去反思我們社會的「反智」的形成脈絡。我們的社會對待知識分子的態度為什麼會是今天這個樣子呢?追尋答案的脈絡必定會上爬到中華文化這個主題。於是就不可能避免的這個題目要擴及「中國的反智傳統」這件事情。建國前的延安整風到建國後的反右,直至文化大革命,當我斷斷續續的讀了幾本中國近代歷史的紀實、傳記、歷史,如《一滴淚》、《少年劫-我的山西文革實錄》、《從前從前有個紅衛兵》、《行過文革的死亡蔭谷》、《墓碑-1958到1962年中國大饑荒紀實》、《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解放的悲劇》……甚至是幾本講述晚清到中華民國的歷史的書時,我內心也有點進入當時人的思維。就對知識分子的心態來說,從清末到民初,高談闊論的知識分子們真的如他們原本信心滿滿的讓中國更好了嗎?會不會就像今天逐漸名聲敗壞的的憤青、假文青一樣,說的頭頭是道的讓人厭煩呢?
我覺得這本書不是說要去譏諷或者反擊反智者的「不智」,反而是他自詡為一個知識分子,因而對這個社會有診斷問題,提出方案的使命。去瞭解這些反智的聲音是如何形成的,進而去內省自己,以及一一化解這些對知識分子的敵意,才能真正盡到知識分子的責任。這本書不是要替所謂的知識分子背書,去給反智人士貼上標籤,反而是希望知識分子可以去了解反智的潮流如何形成,才能為未來尋找一條可行的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