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的編劇有點問題。作為小說改編的電影,適度的修改以符合電影的節奏是很重要的。大致上的段落還算可以,前面二分之一在鋪陳背景,後面二分之一則是飢餓遊戲。前半段礙於篇幅必須快速交代,雖然讓人有點摸不著腦袋故事背景,但運用倒敘法、對話,大致上已經足以給觀眾基本的輪廓。而後半段進入飢餓遊戲之後,編劇在鋪排情節的比例上就失去平衡了。
或許是以三部曲的長度來安排整個大故事,因而要刪減飢餓遊戲的內容;或許是要賦予故事深度,而多花篇幅去著墨人物的心理狀態,但兩者都很不到位。比賽內容沒甚麼張力,人物的情感也感動不了人,最後遊戲結束了都還很難讓觀眾入戲。
埋下的伏筆是:女主角凱尼斯將成為英雄,故事就是她成為英雄之前必經的超越之路,這條路上必然充滿各種衝突。但這樣的概念有藉由故事打入人心嗎?
凱尼斯救了受傷的比爾,兩人在洞穴中相擁而睡渡過一晚,醒來後,凱尼斯不顧比爾阻擋,冒著生命危險去搶比爾需要的藥品;等她回來後,兩人在洞穴中相擁而睡,度過一晚。一樣的場景一樣的鏡頭連續出現兩次,再怎麼樣互相交心的對話也會厭煩。這在剪接時就應該避免。
生死存亡懸於一髮,血淋淋的戰場竟成了外頭施惠國的國民的娛樂實境秀;賽場內合縱或是連橫?,人與人之間充滿心機與算計;必須先搶武器還是先確保補給線?聯盟之間是否存在陰謀?盟友是否可能背叛?面對捨己為人的敵人,能否痛下殺手?賽場內是赤裸裸的人性考驗。
其實有看日本動漫畫的阿宅們早就對這類型的作品很熟稔了吧?但是電影有把這些元素拍出來嗎?最強悍的卡圖在電影中看起來就是個武夫而已,沒甚麼表現,最後來打一打就領便當;凱妮絲對小芸的死悲傷不已,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那邊哀痛,整個不合邏輯,這時應該趕緊先躲起來才是吧?鏡頭帶到小芸的家鄉引發了暴動後,回過頭來又看到凱妮絲哀痛失聲──又是一個多餘的repeat!不是剛剛已經哭完了嗎?剪接時怎不潤飾得更好?比爾的動向也不大合理,如果大家相信他喜歡凱妮絲,那應該會懷疑他幫助凱圖們追蹤凱妮絲的動機吧?而他們之所以要追蹤凱妮絲,是因為她是最強悍的敵手嗎?線索:電影開頭她曾射殺小動物,受訓時的最後評分,她來個百步穿楊,技驚四座射中宴席餐桌上的蘋果,比爾的口頭描述:他可以射中松鼠的眼睛/母親說,我們終於可能出了個勝利者了,她是指你(凱妮絲)。
但是,這些就足夠說服大家她是首要敵人嗎?從頭到尾,她看起來並沒有明顯的表現。除了情急之下殺死了追殺小芸的人,而砸下馬蜂窩脫困這招也是小芸提點的,搶藥時也打輸了對手差點被殺,唯一有點表現的是她看出了補給物周邊埋有炸彈(但這條線索卻是個預設,因為電影沒有讓我們清楚知道為什麼凱妮絲看出了他人所看不出的東西)。以上,我認為電影沒有說服觀眾凱妮絲的特別。就連比爾也是,他明明是個大力士,但有電影中他卻表現了另一個才能:偽裝躲避追殺。
這都是編劇的問題。電影的脈絡是斷裂的,前後的因果是不連貫的,當然就沒辦法讓觀眾入戲!這很像是把小說情節剪貼出來,拼出一個順的下去的故事然後拍完罷了。
綜觀過去,好的改編作品是把握故事概要,略做修改,重要的是取其神髓,讓故事形附於神,才算是「忠實」。更甚者不只取其神髓,更重新詮釋,加以演化,那就是大師之作了。而這部電影是連基本ABC都稱不上。作為一部電影,我認為在水平之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